cardimage

吳啟民

世紀21香港有限公司

行政總裁

買家心態改變 長樓花、連租約受追捧

20-10-2025

黃金價格屢創新高、股市正處於高位整固,於27000點前作窄幅上落,即使近期中美貿易再起爭端,不過整體一、二手交投依然活躍,多個新盤陸續登場下,目前一手新盤正經歷自2013年一手新例以來的最長旺市,連續九個月新盤銷售突破1,000宗,同樣二手市場亦正處於近年的最長旺市,整體二手註冊量已經自四月開始,連續7個月突破3500宗水平,平均每月約4,000宗,創近四年最長的二手旺市,一、二手交投同步暢旺,反映買家對後市的心態已轉為審慎樂觀,而事實上整體樓價出現輕微反彈,個別屋苑最新呎價已較低位回升一成。

近期一、二手旺市,是多方面的因素疊加而成,整體經濟逐步改善、股市大幅反彈帶來市場的財富效應,再加上美國聯儲局的減息周期重啟,繼上月減息後,本月底的議息會議亦將會再次減息,與此同時,整體租金更加是自去年十二月開始連續9個月上升,剛過去暑假租金升幅更為顯著,租金上升而供樓負擔減輕,供平過租愈加明顯,租金回報變得吸引,從近期樓市的成交已反映出買家入市心態已明顯改變。

首先是一手新盤市場的改變,去年開始新盤落成量正處於近十多年的高位,連續三年的新盤落成量超越2萬伙的高水平,而兩、三年前的新盤銷售顯著減慢,令整體新盤庫存持續處於高位,現樓貨尾大幅增加,加上當中買家悉數屬於用家,過去兩、三年新盤銷售絕大部分是現樓或短期樓花,期間樓間顯著回落,出現入伙新盤估價不足情況,買家對遠期樓自然有一定顧慮,不過近期買家心態顯著改變,部分超過一年、甚或兩年期的遠期樓花,亦甚受買家追捧,租金上升、樓價反彈令買家對遠期樓花反而存在期望。

二手市場買家心態亦明顯改變,供平過租及租金回報增加,加上二手交投活躍,令市場上交吉盤已經買少見少,令近月二手市場連租約成交顯著,部分租金回報更逼近四厘、甚或超越四厘高水平,租金回報遠超大額定期存款息率,投資客重新入市,連帶「無樓睇」的連租約單位亦受買家追捧,總括而言,無論是一手市場上的遠期樓、以至二手市場的連租約單位,樓市投資氣氛漸濃,樓價逐步從低位反彈,買家對後市亦自然變得樂觀,今年樓市肯定是價量齊升的一年。

筆者:世紀21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吳啟民


13-10-2025

今年環球投資市場雖然並非風高浪急,但整體仍然是波濤起伏的一年,上半年美國突然宣布全球性全面徵收關稅,近日中美貿易戰又再起波瀾,美國採取保護主義貿易政策,加上國際地緣政治持續不穩,俄鳥戰事持續、以色列哈馬斯的加沙停火協議遲遲未落實,國際局勢不穩下而中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,黃金繼續成為避險的投資工具,近月黃金價格持續升破頂,新近已首度升越4000美元大關,短短一年間黃金價間升幅高達四至五成,踏入第四季投資市場仍然是波濤中穩步前航,黃金市場會否高位整固,本港樓市成為追落後的投資選擇。 黃金價格持續升破頂,第四季黃金價格升幅會否放緩,加上近日以色列、哈馬斯停火協議出現轉機,地緣政治風險回落,未來黃金價格會否於高位出現整固,黃金價格處於歷史高位,出現階段性整固亦所在難免,不過亦有意見認為黃金避險價值仍然存在,加上美元持續走弱,資金仍會流向黃金避險,甚至可能在「兩個季度內」衝上5,000 美元。 事實上,綜合不同投資工具的價格走勢,今年黃金價格升幅肯定「獨佔鰲頭」,其次是國際股市的升幅亦相當顯著,受惠於美國聯儲局重啟減息,過去一年道指升幅亦達9%,港股的升幅就更加驚人,上星期恆指一度升至27000點高位,過去一年累計的升幅亦接近24%,即使內地股市升幅亦相當顯著,上證指數一年累計升幅亦達18%,此外在弱美元的政策下,過去一年無論英鎊匯價、歐元以澳元亦有一定程度的升值。 相對於本地的樓市,整體樓價終於擺脫連跌三年的大跌市,過去數月間整體樓價已顯著回升,至於樓價回升是相對漫長的過程,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,過去半年樓價累計升幅只有不足1.3%,不過實際上部分二手屋苑,售價已從低位反彈約一成,整體樓價見底回升已是不爭的事實,不過相對於今年金價、股市、匯市的升幅,本地樓價升幅仍然遠遠落後,踏入第四季估計美國將接連減息兩次,加上整體租金持續上升,新盤庫存明顯改善,供平過租及減息效應下,相信在來年農曆新年前,樓市升幅會相對顯著,加上資金追落後及租金回報吸引,未來會有更多資金轉投本地樓市。 筆者:世紀21香港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吳啟民

06-10-2025

過去筆者已一直再調未來的樓市供應,將會屬於「短加長減」格局,今明兩年仍然是樓市供應的高峰期,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推算,明年仍有多達超越2萬伙新盤供應,不過長遠房屋供應將會減少,房屋局最新發表長遠房屋策略2025年周年進度報告,最新估算於未來十年(2026-27至2035-36年度)私人住宅供應進一步減至12.6萬伙,平均每年私樓供應只有12600伙,但基於短期供應超越2萬伙,換言之預計於三至五年後每年私樓供應將大幅減至不足1萬伙,未來供應減少的同時,而近期整體經濟顯著回穩下,近期發展商明顯有意重新作買地的部署,以增加土地儲備作未來發展。 房屋局每年公布未來十年的長遠房屋策略,是近年公布的數字中最低,最新公布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總量42萬伙,較去年公佈的44萬伙減少5%,私人住宅的供應亦由去年的13.2萬伙減至今年12.6萬伙,事實上自2018年長遠房屋策略,將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60:40 調整至70:30,整體私樓供應已大幅減少,八年前的長策(2017年)的十年長遠樓市供應目標為46萬伙,當時私樓供應為十年18萬伙,平均每年1.8萬伙,而目前預計未來的私樓供應有機會減至不足1萬伙。 未來私樓供應減少,而近期整體新盤庫存又顯著回落,發展商庫存及土地儲備減少下,自然需要調整策略,加快「搶地」吸納土地儲備,今年政府透過公開招標售出土地明顯增加,今年至今港府已先後售出沙田、東涌、屯門土地,連同下月中截標的荃灣土地,預計今年至少售出四幅住宅地,較去年只售出兩幅大幅增加,加上由於政府於去年底稍為調低高樓齡物業的強拍門檻,今年至今強拍申請亦明顯增加,今年首三季土地審裁處共處理四宗強拍申請,而去年全年僅處理一宗強拍申請。 總括而言,今年新盤銷售大幅增加,估計全年可售出2萬伙新盤,將會是自2013年一手新例實施以來,首度突破2萬伙以上高位,供求漸趨平衡,整體樓市氣氛已顯著復甦,發展商的買地意慾自然增加,無論是政府招標、強拍申請,港鐵項目鐵路上蓋發展(新近推出屯門16區發展便接獲31份意向書),以至私人土地的買賣,發展商加快搶地增加土地儲備,反映發展商對後市有一定的信心。 筆者:世紀21香港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吳啟民

29-09-2025

美國聯儲局相隔9個月重啟減息周期,雖然香港未有跟足美國減息周期,大部分香港銀行宣告減息0.125厘,減息幅度有限,以每100萬元的按揭貸款、以還款期30年計劃,實際按揭息率由3.5厘減至3.375厘,每月供款僅由4,490元減至4,421元,每月只是節省69元而已,不過今次減息是減息周期的重啟,未來的十月、十二月仍會再度減息,低息環境會持續一段時間,最新定期存款利率已回落至2厘水平,活期存款利率更已逼近「零息歲月」,低息環境下對樓市、股市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。 減息令市場的借貸成本減低,自然有助刺激企業投資、市民外出消費、以至增加投資及借貸,刺激整體經濟活動回穩,進一步帶動經濟增長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坦言,過去高息環境已持續一段長時間,減息預視未來息口繼續回落,對營商環境、供樓人士均屬利好消息,而今年上半年香港經濟已顯著回穩,貨物出口、服務輸出、股市、樓市均明顯改善,加上訪港旅客增多,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約3%,減息將進一步有助經濟回升。 減息同時令市民供樓成本減低,整體樓市成交增加,今年以來整體一、二手交投均有顯著增長,其中新盤銷售增加最為明顯,執筆一刻第三季仍未完結,但今年整體新盤銷售已超越1.5萬伙,涉及成交金額亦超越1500億元,較去年同期的1.1萬伙顯著回升近四成,今年整體新盤銷售絕對有力突破2萬伙的高位,新盤銷售回升,整體貨尾量庫存自然顯著回落,最新新盤貨尾總庫存已回落至約1.8萬伙的水平,較去年初約2.4萬伙的高位顯著減少,庫存減少發展商新盤定價亦較為進取。 總括而言,在眾多利好消息刺激下,近月樓市氣氛持續暢旺,按政府差估署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,整體樓價已經連升3個月,因應近期樓市持續升勢,相信短期內樓價指數的升幅仍會維持,宏觀而言過去六年間樓價持續回落,期間只有兩次樓價稍微回升兩至三個月便再度掉頭回落,相對於現時息口持續向下,整體庫存減少,加上經濟回穩下,樓價可望正式重拾升軌,當然樓市復甦是一個過程,隨著樓價連升三、四個月,成交會稍為回落,樓價升幅或會有所收窄。 筆者:世紀21香港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吳啟民

22-09-2025

一如市場預期,美國聯儲局相隔9個月再度減息,減息周期重啟外,加上今次議息會議中聯儲局成員幾乎一致同意減息0.25厘,只有一位新任理事希望減息半厘,再者根據最新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,預期年底前的兩次議息會議,分別是十月底及十二月上旬,美國會再次減息0.25厘,而明年可能再減息一次,換言之連同今次的減息,今次減息周期至少會累計減息一厘,今次減息只是開始,至少未來半年至一年,整體息口仍會向下,而今次減息香港亦有跟隨減息,只是減息幅度不同,大部分香港銀行已宣告減息0.125厘,由於未來息口仍會向下,香港最優惠利率將重返5厘的低位,活期存款利率更有機會重返「零息年代」。 息口持續向下,市民的供樓負擔自然減輕,最新香港實際按揭利率息口已降至3.375厘,隨著年底前美國仍會減息兩次,換言之如果香港持續跟隨美國減息,實際按揭利率有機會進一步減至3厘左右的低水平,當然因應近月本地銀行同業拆息已顯著回升3厘以上水平,實際按摟揭利率難以回調至上月初2.2厘的低位,但隨著按息持續處於3厘左右的低位,加上租金仍處於高水平,租金回報率比起供樓利息還要高,供平過租仍會維持,持續吸引上車客以至收租客入市。 隨着息口向下,同時刺激樓市、股市成交回升,過去數月間無論一手、二手整體成交已顯著回升,加上減息同時港股挑戰2700點的近年高位,每日股市成交金額亦顯著增加,減息前的交易日,港股成交金額已達3600億,減息後的交易日更增加至4133億元,息口向下,投資氣氛以至經濟環境轉好,市民入市信心自然變強,置業的興趣增加的同時亦願意追價入市。 現時市場上的筍盤賣少見少,當然每個人對「筍盤」的定義各有不同,有人認為首當其衝的筍盤會是移民盤,業主移民自然盡快放售套現,可能是業主急於套現應急的蝕讓盤,亦可能會一般願意低於估價出售的銀主盤,但近期市場上的移民盤、減價蝕讓盤已大幅減少,連帶個別銀主盤亦調高放售,二手筍盤減少,同樣於一手新盤市場,息口回落發展商債務問題亦會改變,願意低於市價出售的新盤亦賣少見少,個別甚至出現「一Q清袋」,無論二手市場,新盤市場的筍盤確實亦所剩無幾。 筆者:世紀21香港有限公司 行政總裁 吳啟民

《施政報告》亮點多 經濟轉型復甦樓市

08-10-2025

備受關注的最新香港《施政報告》終於出爐,此前市場廣泛預期的「減辣」大招——如減印花稅、「港人首置免稅額」、推出購房通或新一輪置業資助計劃——通通沒有登場,這讓部分期待樓市即時強心針的觀察者感到失望。然而,若將目光從短期的樓價波動移開,深入解讀報告的整體佈局,不難發現其背後的深層邏輯:與其透過短期「止痛劑」勉強支撐市場,不如從根本入手,通過推動經濟結構性轉型、增強市民收入能力,來為房地產市場構建可持續的旺盛需求。這份報告在經濟戰略層面的亮點,或許正是香港長遠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。 一、 北部都會區:不止於土地供應,更是產業升級的引擎 報告對「北部都會區」的規劃,遠超單純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的範疇,而是將其定位為驅動香港產業多元化的核心載體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,是賦予北部都會區「教育產業化」和「醫療創新」的戰略角色。 教育產業化: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創造條件發展教育產業,這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構想。香港擁有數所世界級大學,但過去教育優勢主要體現在為本地及海外學生提供學位課程。產業化意味著將教育鏈條延伸,吸引國際頂尖院校來港設立分校、發展職業專才教育、興建配套的學生公寓及科研設施,形成一個集教學、科研、轉化、生活於一體的生態圈。這不僅能直接創造經濟產值和就業崗位,更能吸引全球人才、學生及相關家庭匯聚,為北部都會區乃至整個香港注入持續的、高質素的人口和消費力,從根本上提振住宅和商業樓宇的需求。 醫療創新樞紐:計劃在北部都會區設立香港第三所醫學院,並發展醫療健康產業,是另一高明之舉。此舉一方面能緩解公營醫療系統的長期壓力,另一方面,結合香港的科研實力和大灣區的市場潛力,可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為生命科技、高端醫療服務、老年醫學的創新平台。這將吸引醫療企業、科研機構和專業人才進駐,帶動相關區域的發展熱度,其產生的經濟活動和就業機會,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居住和投資需求。 二、 強化固有優勢,開拓新增長點:從「融資中心」到「企業出海陪跑員」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其核心競爭力。報告沒有停留在過去的光環中,而是務實地提出深化這一優勢的具體路徑,特別是針對內地企業龐大的「出海」需求。 成立專組協助企業融資與拓展:報告明確提出成立聯合專組,為企業在港開設業務、進行IPO融資及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一站式支援。這意味著香港的角色正從傳統的「融資市場」向「戰略合作夥伴」演進。在當前國際環境下,內地企業對利用香港作為安全、合規的跳板走向世界有著迫切需求。香港若能提供從法律、會計、稅務到市場對接的全鏈條專業服務,將能極大增強吸引力,催生一批高增值的專業服務機構和就業崗位,吸引更多國際企業設立區域總部。這類高收入群體的增長,是支撑高端房地產市場最堅實的基礎。 三、 突破執行瓶頸:問責制擴展,劍指公務員體系效能 任何宏偉藍圖若缺乏高效執行,終將淪為空中樓閣。今次《施政報告》最具突破性的舉措之一,是將政治問責制明確向下延伸至公務員體系。報告首次強調要完善公務員的「行政問責」,這無疑是針對過往公務員文化中「多做多錯、少做少錯」的「鐵飯碗」心態,直指行政效率的核心癥結。 建立清晰的獎懲機制,將表現與晉升、待遇掛鉤,有助於激發公務員隊伍的主動性和創造力,打破官僚作風,確保政策能夠「提速、提效、提質」地落地。一個反應迅速、執行力強的政府,是推動北部都會區這類大型發展項目、吸引企業和人才的關鍵軟實力。這項制度改革,雖不直接涉及樓市,卻是實現所有經濟轉型目標的制度保障,其深遠影響不容小覷。 治本之策,方為長遠之道 綜上所述,這份《施政報告》看似在樓市短期刺激上「無為」,實則在經濟長遠發展上「有為」。它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但更具可持續性的路徑:通過北部都會區推動教育、醫療等優勢產業化,通過專業服務支援企業國際化,並通過制度改革提升政府效能。這些措施旨在做大香港的經濟蛋糕,提升整體市民的財富水平和消費能力。 當香港經濟活力重現,產業結構優化,高質素就業機會增多,居民收入穩步增長,對住房的真實需求自然會強勁回升。這種由經濟基本面驅動的樓市需求,遠比依靠信貸槓桿和投機預期來得健康與持久。這份報告傳遞出的信號是清晰的:香港的未來,繫於經濟的成功轉型與升級。只要這條路走得堅定、走得順暢,樓市的積存問題終將在發展的洪流中「迎刃而解」。與其追逐短期的樓市「浪花」,不如擁抱這片推動香港重新啟航的「經濟海洋」。 筆者:世紀21奇豐物業顧問行 主席及行政總裁 李峻銘

cardimage

李峻銘 先生

世紀21奇豐物業

主席及行政總裁

2023全日本最貴公寓每呎8萬港元

23-08-2023

近日筆者在東京上班,看東京媒體廣泛報導,1名70歲日本實業家不用看樓就決定用200億日圓買入面積約1500平方米,位於東京港區「麻布台」新建摩天大廈頂層單位,創下每平方米1350萬日圓,每呎約8萬港元創造最2個雙高,最高房價及東京最高摩天大廈,創造歷史! 麻布台的330米頂層「200億日幣」已經成交日本第一「高」麻布台hills這位大富豪買家為70歲的實業家「我沒有看房直接購買」 六本木和虎之門之間的都心部出現的「超巨型大廈」。基本與東京塔同高度330米、超過大阪的阿倍野遙成為日本「第一高層大廈」在這棟樓的最上層最上層住宅約為1500平米 ,平米單價約1350萬yen。 地產代理完全沒有代理權。 有森集團自己出售。 在六本木和虎之門之間的市中心出現的「超巨大大廈」。和東京塔差不多330米,超過了大阪的阿倍野HARUKAS(300米),獲得了「日本第一高層建築」的稱號。這棟樓的頂層,有一個打算花200億日元居住的大富翁。 由森大廈發展商負責,今年11月開業的復合設施「麻布台新城」。有辦公室和商業設施,其中備受矚目的是位於主塔頂層(64樓),1層只有3戶的頂層公寓。 單間公寓約75戶大小的最大房間價格約為200億日元,據說已經賣完了。 迄今為止日本國內出售公寓的最高金額是表參道的低層型房屋的67億6000萬日元,但與其說是打破記錄,不如說是比以往一個數量級。 為什麼這麼貴呢,因為是世界名人使用的超高級豪華酒店「阿曼」親手建造的住宅。54~64樓的91戶是阿曼的住宅,每戶都直接連接專用電梯,居民在54樓和56樓設有休息室和酒吧,由專用廚師服務的私人餐廳,並設有25米的游泳池。可以使用SPA等專用設施。 在这个超豪华的“阿曼住宅”中,顶层的顶层公寓,包括价格在内全部都是最高级的。 究竟是誰買了這個頂層公寓?據不動產相關人員說,「頂層的3戶頂層公寓中,包括200億日元最高額的房間在內的2戶已經售出,分別由日本人簽約」。 東京房地產記者這樣說。 「貸款可以達到20億日元左右,所以如果是200億日元的房子的話,只限於可以一次性支付的人吧。我認為日本沒有100個人。」 “雖然是住宅用,但通過使用專用的豪華設施,也可以起到迎賓館的作用。現在的富人所追求的,是沒有別的特別感。這導致了優越感」 頂層公寓的銷售方式也很特殊。 根據前面提到的不動產相關人員的說法,「除了頂層公寓以外,1戶的銷售價格平均為20億日元」。 「據說在閣樓以外的房間購買層中比較多的是這幾年創業的40~50多歲的富裕階層,他們不是郊外的幽靜住宅區,而是容易進入六本木等商業街,完全保護隱私。有選擇被居住的傾向。電梯與各個住戶直接相連,這也是那種人的購買動機吧。秘密主義是簡單易懂的,讓富裕階層的心癢癢」(同前) 購買了麻布台新城阿曼住宅的實業家70多歲的男性這樣說。 「我現在住在廣尾的高級公寓里,最近花了20億日元買了虎之門新城站塔的房間。麻布台新城從森大廈寄來了目錄,覺得醫院在裡面,而且從位置上來說也有資產價值,所以沒有內部參觀就決定購買。

cardimage

楊官華 先生

世紀21中華物業(日本、香港、澳門)

創辦人

延長居屋按揭年期 助居二市場流轉

22-12-2023

今年10月底行政長官發表的施政報告,雖然未有為樓市全面「撒辣」,不過施政報告所提出的「減辣」措施已令整體樓市交投顯著回升,一手新盤成交已連升3個月,今個月的成交量更已達至1300伙,較9月份的266宗彈升近4倍,二手成交量亦由10月份的不足2000宗,回升至本月約近3000宗,整體樓市交投顯著回升,奈何居二市場成交卻顯著回落,不過相信只是短暫回落,隨著延長居屋按揭期限實施,相信稍後居屋市場勢必顯著回升。 施政報告下的減辣措施,包括將買家印花稅(BSD)及新住宅印花稅(NRSD)稅率減半,由15%減至7.5%,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縮短,由三年變兩年,不過其中威力最大肯定是為合資格的來港專才、通才來港置業時,可以「先免後徵」,大大減低來港專才的入市成本,不過除此以外,施政報告亦提出延長資助出售單位二手市場按揭貸款保證期,希望可以透過延長二手市場最長30年按揭貸款保證期至50年,讓買家可獲得年期更長的按揭貸款,有助居屋流轉,雖然上述安排於明年3月1日才正式實施,但隨著日期臨近,銀行已逐步公布居屋按揭放寬細節。 隨著樓價回落,買家入市意慾變得審慎,從房委會公布居屋第二市場的成交,今年居二市場成交幾乎1個月少過1個月從年初單月接近500宗成交,大幅減少至9月份只有131宗,但施政報告刺激下,過去兩個月居二交投稍稍回升,上月居二成交達185宗,不過因應去年批出白居二買家入市期限經已結束,本月居二成交又再度回落,不過情況只是暫時,隨著白居二2023已完成攪珠,名額將陸續批出。 事實上延長居屋保證期後,過去一般首次發售起計19年以內新居屋,按揭安排為「925」即九成按揭還款期25年,延長後按接可達「930」,九成按揭還款期30年,而以往年期較舊的居屋,按揭成數較低,年期亦相當短,新安排勢必進一步刺激二手居屋市場,舊樓齡的居屋承造按揭亦沒有難度,交投勢必回升,近月居屋查詢已明顯增加,相信延長保證期全面落實後,居屋流轉勢必大幅回升。 筆者:世紀21物業(將軍澳) 董事總經理 鄺志輝

cardimage

鄺志輝 先生

世紀21物業(將軍澳)

董事總經理

新盤去貨提速 潛在供應將跌破10萬

23-10-2025

上月筆者已經提醒表達,因應過去一段時間整體新盤庫存正逐步減少,市場潛在供應將逐步減少,截至今年6月底,香港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為10.1萬伙,預計稍後房屋局公布的第三季私人住宅潛在供應勢必跌破10萬伙,而事實上整體潛在供應已經並連續五個季度下跌,從去年第一季高峰期的11.2萬伙,顯著減少近一成,並創下近三年以來的新低。 仔細分析房屋局的統計報告,未來市場潛在供應見頂回落,主要是因為最新已批出土地並可隨時動工單位,於今年第二季已跌至只有1萬伙,較去年第二季的可隨時動工的1.3萬伙大跌3000伙。已批出可隨時動工的新盤不斷減少,主要是近年政府批出土地已顯著減少,已批出可隨時動工的自然減少。 當然另一個潛在供應大幅減少,另一個主因是近年新盤銷售明顯加快,特別是剛過去的第三季,新盤銷售接近6000伙,是自2016年第三季以來的9年新位,新盤銷售加快,而新批土地又有所減少,「一加一減」市場的潛在供應自然持續減少,其實如果今年整體新盤銷售及今年累計新批土地,兩者確實出現相當的差距,截至目前為止,今年的整體新盤銷售已超越1.6萬伙,預計今年全年新盤銷售或可達至2萬伙水平。 至於今年的新批土地又會有幾多,即使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本月初指出,政府會加快推地步伐,本季土地供應會涉及6,420伙,首2季在內,首3季土地供應達12,430伙,由於有關計算是以2025-2026年的財政年度計算,因此加埋今年第一季政府只批出沙田、東涌的兩幅細少的地皮,因此其實加起上來,估計今年全年新批土地亦不足1.5萬伙,總計今年新盤銷售肯定高於新批土地。 再者事實上除今年新盤銷售顯著高於今年的新批土地外,其實去年兩者的差距更加明顯,去年全年的新盤銷售達1.58萬伙,但去年全年的新批土地只有約9,000左右,換言之去年以至今年的新盤銷售均高於新批土地,未來市場潛在供應自然大幅減少。 來年的情況又會如何,當然在現階段是難以作出準確的估算,不過綜合現時的新盤市場情況,明年仍然是新盤落成的高峰期,換言之發展商仍然需要加快推盤步伐,而減息周期未完結,租金仍然上升,供平過租情況下,新盤需求仍然殷切,至於新批土地,目前發展商入市心態仍然審慎,即使政府加快推地,因此即使新批土地正在增加,但亦難以大幅增加,相信來年新盤銷售仍會高於新批土地。 筆者:世紀21 星鑄 總經理 楊永健

cardimage

楊永健 先生

世紀21 星鑄

總經理

全面探討定息按揭方案

05-09-2025

最近,滙豐銀行推出定息按揭方案受到廣泛關注。所謂定息按揭,指的是按揭貸款的利率在固定一段時間(如三年、五年)內維持不變為 2.73%年利率,在定息按揭期內,不會因市場利率波動(例如︰HIBOR 或 PRIME RATE 而改變) 。本人在此分享對定息按揭的睇法,幫助有意申請者作出明智決策。 一、穩定的還款金額 最大特色是在定息期內(例如三年、五年)還款金額固定,這是定息按揭的最大優勢。借款人可以有精確的每月還款金額的充分準備。 二、降低利率波動風險 免受市場利率波動風險,這十多年來,銀行推出 HIBOR 按揭計劃,例如︰H+1.3%。這計劃廣受貸款人歡迎,原因很簡單,因為 HIBOR 是銀行與銀行之間的貸款利率標準,所以利率會較低。而 HIBOR 按揭計劃採用 HIBOR 為基礎,可以使按揭利率處於較低水平。 供大家參考︰例如 2020 年 9 月 7 日一個月 HIBOR 為 0.399%(HIBOR 按揭計劃利率是 1.699%) ,這利率對按揭貸款者是非常低及吸引。但最近 HIBOR 利率抽升,以 2025 年 9 月 5 日為例,一個月 HIBOR 為 3%(HIBOR 按揭計劃利率4.3%) ,雖然封頂位為 3.5%,但定息按揭計劃的 2.73%年利率仍然更低。與HIBOR 按揭計劃的封頂位相比,滙豐定息按揭計劃直接節省了 0.77%(封頂位P-1.75%=3.5%扣減定息按揭計劃的 2.73%年利率計算),相對 HIBOR 是銀行與銀行之間的貸款利率標準 3%,本應已經是很低水平,而固定利率更低,明顯較優惠,對貸款者來說無疑更具吸引力。 三、滙豐銀行定息按揭的特別優勢 今次滙豐銀行定息按揭貸款計劃分定息三年期及五年期,而提早還款罰息年期縮短為兩年及三年而已,所以給客人非常靈活的還款時限安排。因為一般貸款按揭供款都會多於滙豐銀行的罰息提早還款期限。 另外此計劃亦加進銀行貸款的現金回贈,這個是滙豐銀行定息按揭首次推出的,本人因此收到眾多客戶的查詢及正面讚賞。 滙豐銀行定息按揭貸款按揭計劃有不好的地方嗎? 一、定息期過後會轉為 PRIME RATE 計劃 定息期過後,按揭貸款計劃會自動轉變為 PRIME RATE 計劃,為 P-1.75%,即3.5%,客人原則上以 PRIME RATE 計劃供完整個按揭年期,當然客人可以在向銀行申請轉換按揭貸款計劃,即將來的 HIBOR 計劃,但這要視乎將來銀行的審批結果,及將來的按揭利率計劃而定,這個是未知之數。 二、缺乏利率下調的彈性 無法享受減息紅利。如果未來市場利率下調,例如 HIBOR 回歸 2020 年的低利率時期,那定息按揭利率 2.73%便不吸引了。但貸款者必須完成定息期的協議,不可以在定息期內改變貸款利率計劃。 結論 滙豐銀行定息按揭方案提供了 3 年或 5 年還款穩定的供款額,可控及降低風險等優點,非常適合希望穩健置業的人士。然而,如果在定息期間,市場按揭利率驟降,定息利率缺乏減息彈性。 市民在選擇按揭產品前,應深入比較各項方案,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及未來計劃,並可向專業人士(聯按的按揭專家 Helen Wong,電話︰5109 8948)查詢意見,從而作出最切合個人的需求及選擇。 筆者:聯按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莫耀強

cardimage

莫耀強 先生

聯按有限公司

執行董事

© 2025 - C21 Hong Kong Limited 世紀21香港有限公司 牌照號碼 C-004508 私隱政策 | 免責聲明